2023-11-05 11:00:00 星期日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目录 > 时政要闻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泊于镇擦亮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镇品牌,大力弘扬“人人做好人,好人有好报”的“好人文化”理念,创新“志愿+养老”服务新模式,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为健全村级志愿服务体系,强化志愿活动阵地,泊于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档升级,配备更加坚实的硬件基础。今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的泊于家村,持续完善“志愿+硬件设施”,打造20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内设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身广场等场所,配置电子阅览设备、藏书2000册、健身器材30套,满足群众日常文化生活需要。泊于家村还按照城市社区公园标准,新建活动广场,内设儿童游乐园、乡村文化大戏台、戏台、四角亭等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景观连廊、树池坐凳等景观小品,集休闲、活动、观赏于一体,打造优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所,提高百姓生活品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积极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新模式,让志愿服务成为协助解决村居工作新的抓手。夏庄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定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建设文明祥和的乡村文化。大力推广“志愿+文化”模式,坚持乡村治理与文化引领结合、依法治理与以德教化并重,注重发挥文化软实力引领作用,每年加强对村居文艺志愿者的培训力度,鼓励创新,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文艺演出10余场,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送戏下乡活动10余次;各村居通过“政府搭台,百姓唱戏”,保护和传承特色乡村文化,以京韵大鼓为主旋律,夏庄村自编自导自演《鼓动新城》《赞农家》等群众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为广大村民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深入实施“志愿+信用”工程,大力倡树“好人文化”理念,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泊于好人”等评选活动,将参与志愿活动的情况、时长等作为评先选优、开展道德评议的重要内容,鼓励村居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营造浓厚的好人文化氛围。通过“志愿+”模式,传播文明风尚的同时,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加持续、更有保障。

注重志愿形式多样,持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推行“志愿+队伍”,在“好人文化”的引领下,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发成立3支志愿服务队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五为”志愿服务,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开展镇域环境卫生整治、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党员、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中秋送温暖等活动400余场次。打造“志愿+项目”,聚焦群众最关切最需要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困群体,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群众工作无小事、功夫下在每一天”。

泊于镇倾力打造的“爱洒桑榆·情暖夕阳红”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在居家养老基础上,创新“志愿+养老”模式,全面掌握全镇独居老人、一级残疾人、失独老人底数,每周常态化开展居室清洁、心理慰藉、幸福送餐等志愿活动90余次,受助130余人,全面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夏庄村打造“文艺夏庄巧手绣娘”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妇女开展“巧手绣娘手绣”、“浓情腊八·粥道服务”、“和谐邻里”饺子宴、“清明时节春燕归·巾帼巧手蒸面燕”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通过传技艺、帮困难、带服务,为妇女增加收入的同时,更营造出和谐邻里的良好氛围。

把“志愿+支部”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泊于家村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路径,按照强村带弱村的发展思路,由泊于家村与周边的泊南、车家沟、官庄村组建合作联社,连片流转抬田土地200多亩,打造以草莓采摘、高杆月季观赏为主的现代农业观光生态园,通过组织开展生态采摘、观光旅游等文化活动,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连片整合无花果资源600多亩,打造更高规模的无花果生态采摘园,推动联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建设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带动60多名村民转移就业,实现集体增收400多万元,以文化软实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下一步,泊于镇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资源优势及自身文化优势,持续探索“志愿+”新模式,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逐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用实践推动党的理论政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实现村居自我管理、自我治理,不断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