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11:00:00 星期日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经开区:民生工程暖人心 幸福生活来敲门

今年以来,经开区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和暖民心行动为抓手,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民生实事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再变成“实景图”,一个个“幸福生活来敲门”的动人故事,绘成温暖的城市底色。



用心服务 让群众安居乐业

安居工程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为民项目。今年以来,经开区坚持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落脚点,高度重视安居工程项目落地落实,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高效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2022年度,经开区列入市级城建重点工程共21项,总投资49.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39亿元。至7月底,已开工项目17项(其中完工7项),累计完成投资14.7亿元,投资完成率75.79%。精心实施统一南路、海埠路、滨海大道道路绿化工程,实现道路沿线可视区域绿化无死角。




持续提升城区容貌环境。今年5月开展全区全域容貌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私搭乱建、占道经营、乱堆乱放、违规停车、裸露土地等13项整治任务集中突破,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整治成效明显;7月开展小微市场主体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目前,共拆除违法建设68处;加快推进“两清零一提标”,目前已完成14个建筑小区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约23.5公里,提前完成清零任务,已完成海滨路市政污水主管道改造,华夏路污水管道正在施工,完成管网排查86公里。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有力保障高铁运行安全,提升沿线容貌环境。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精致城市建设,开展精致城市建设行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等系列攻坚行动。实施韩乐坊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街头小游园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停车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系列工程,城市面貌更加精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2022年6月28日,西苑片区入选山东省城市更新试点片区,是我市入选的两个片区之一。



深入推进城乡垃圾分类。7月,经开区打造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被山东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

着力提升建筑功能品质。今年年初,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项目获国际级“国际安全奖”、国家级“金禹奖”。

抓好民生微实事办理。上半年,市级交办的民生微实事40项,目前有33项办结,办结率达到82.5%。继续实施我区民生微实事工作机制,今年共有10项工程列入2022年民生微实事项目,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

实施6个片区13个老旧小区、智慧小区改造。目前,老旧小区给水、污水主管道改造已全部完成,供热管道改造基本完成,今年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将全部接入市级智慧物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所有项目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智慧小区水平。

持续提升农村厕所改造长效管护。督导两镇全面摸排农村户厕问题,强化整改措施及整改力度,不断提升改厕工作后续管理水平。4月,崮山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后续管护工作经验做法被省住建厅发文推广。

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经鉴定为C、D级危房的73户,均已完成整治工作。



生态宜居 夯实绿色发展底蕴

经开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趋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的底蕴逐步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开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为完成3个村的污水治理。目前两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于6月份全部开工建设。今年年初,我区对各镇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督导各镇提早谋划,合理安排施工图设计、立项手续办理及招投标工作时间,为工程尽早开工做好准备。不定期督导两镇加快开工前相关手续办理的工作进度,争取早开工、如期完工。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帮扶检查,进一步强化各镇对农村污水站进行常态化运维管理。对官庄污水站水质超标问题,督促泊于镇按时完成整改。



通过“法律小课堂”开展一系列法律知识培训,对如何规范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上传进行解读,通过已经公布的典型案例进行“以案释法”。将“送法入企”小册子送至企业,告知企业要重视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受到处罚后应及时进行信用修复。组织全区安装用电监管企业进行培训,新建区级用电监管平台并新增75家企业,目前经开区已安装用电量监控企业87家。

组织开展全区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指导企业落实环境安全防范措施,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制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针对企业环保治理设施的安全评估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发放《环保设施的安全问题研究与建议》《环保设施和项目安全防范工作责任告知书》。对重点监管企业风险防控措施建设情况及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查阅档案资料,及时消除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制定生态环境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对辖区医疗机构、隔离点、健康驿站,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督促指导规范、及时、高效收集处置医疗废物,严密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对涉新冠疫情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以定点医院、城镇污水处理厂、隔离点等为重点,强化医疗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管理。组织精干力量走访相关企业,开展“驻企指导”,对企业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场进行研究指导,促进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开通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生态环境办事事项均实行“线上办理”。



织密防护网 共筑平安梦

经开区公安分局锚定创优、创安、创满“三个走在前”总航标,靠前主动应对大战大考,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战疫情、促发展,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持续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主动亮剑,追赃挽损660.4万元,对在侦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深挖彻查,上半年全区无命案、抢劫案件发生;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为着力点,以打开路、主动进攻,成功破获经济案件,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下大气力破小案、保安全、创满意,严厉打击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小案,以实实在在的破案战果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创新社会面巡防模式,实行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最大限度提高社会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科学调整中心城区接处警模式,有效应对夏季警情多发态势;依托韩乐坊警务工作站,深入推进巡处一体化机制建设,抽调精干警力成立PTU快反机动队伍,配齐特种车辆和防暴装备在夜市、大排档等人流密集区域显性用警,开展巡逻接处警和治安大清查,为“夜经济”站好平安岗;将反诈宣传融入到全民核酸检测中,有效遏制电诈犯罪的高发势头,5、6月份全区电诈犯罪发案数、经济损失数环比连续下降,推广安装国家反诈App4.5万人次,预警劝阻受骗群众3.2万余人次。

固化“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构建情报研判、高效指挥、数据支撑、舆情导控、技术支持“五位一体”勤务运作新模式,不断助推战斗力提档升级;在城区推行警务室“+科技”、“+讲堂”、“+联动”等特色社区警务模式,在农村深入实施“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精耕细作“责任田”,助力农村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8%;完善“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工作机制,成立35支316人的内保外巡队伍,打造“一键报警联防圈”,形成公安主导、行业支持、群众参与的治安防控工作格局。


夯实基层医疗 守护群众健康

经开区以夯实基层医疗基础为重点,以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提升为主线,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立足于有、关口前移,擦亮“三个探头”,确保疫情防控不留盲点、不留死角。成立2支区级流调队和9支基层流调队。强化“三公(工)”协同联动,快速精准摸排各类风险隐患。科学设置27个固定核酸采样点,通过“经开区防疫登记系统”小程序,招募志愿者391人。严格按照“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检测频次要求,落实每周约12万人检测任务,做到“不漏一人”。组织13个疫情防控督导组驻院督导,发现整改问题162个;针对诊所等疫情防控薄弱环节,组织每日巡查,坚持问题日查立改。稳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上半年,累计接种疫苗101180剂次,其中接种第3剂加强免疫69310剂次,接种率87.05%,60岁及以上老年人首针接种率100.68%,力争“应接尽接”。提升疫情防控应急能力,组织全要素疫情应急演练2次,疫情防控培训68场次。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购置移动PCR方舱实验室1座,区内日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1.96万管。

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增强群众就医体验。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泊于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凤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48506份,家庭医生签约19631人,免费为4227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服务,每月为6041名糖尿病患者、10821名高血压患者开展随访服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18场,发放健康宣教资料2万余份,惠及群众3万余人。发挥医疗责任保险在医患纠纷中的作用,动员43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投保。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采购6200套中医艾灸惠民礼包,服务4368人次,让群众享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聚焦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质量,使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健康红利”。完成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和信息录入10308人,开展免费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02人。推动适龄妇女“两癌”筛查、产前筛查和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大特殊人群关怀力度。区内3家医养结合机构收治安宁疗护老人748人。指导泰和中医院优化“八位一体疗法”,走进校园开展13场中医儿童青少年近视义诊活动,累计服务533人次,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治疗效果。规范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办理救治救助卡250人。



文体惠民 多彩生活“触手可得”

经开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目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触手可得”。

利用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公益培训。区文化馆保持早8:30到晚9:00的长时间开放,有46支队伍1500余人常年在此开展活动;2022年已开展面向公众的公益培训班20期,培训学员600人。此外,九龙湾文海轩还举办了5个专业15期公益培训,为群众书画学习提供方便。

举办大型演出活动。今年已在区内开展第二十二届全区广场(皇冠之夏)文艺晚会7场,此品牌已经成了经开区夏季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今年更是在节目形式上有所创新,与青少年培训机构合作,给经开区青少年艺术人才打造多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为培养青少年艺术人才助力。

送戏下乡已完成168场、公益电影放映409场。送文化进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3场、国画进校园1场、艺术进校园1场、书法进校园活动4场,孩子们近距离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来。

鼓励文化创作。反映民族团结、共御外侵、保家卫国题材篇小说《海疆英雄》,已完成初稿20万字。疫情期间,文化馆创作抗疫作品5首;经开区书法家协会完成抗击疫情主题书法创作180幅;作家协会已创作完成12首作品,并由市文联公众号推出2首,区作协公众号推出10首,制作诗朗诵视频1首;美术家协会刘坤创作抗疫情主题美术作品70余幅。


组织开展群众赛事、活动,解决群众“想健身”的问题。举办全区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象棋、羽毛球、游泳、篮球、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足球比赛。利用5月全民健身月,发挥区、镇(街)、村(居)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作用,开展太极拳、健身气功、乒乓球、象棋、跳绳、趣味运动会等活动20场次。承办威海市暨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念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0周年全民健身展演活动、山东省第六届半岛蓝色经济区健身联动活动。

开展全区体育健身设施调研活动,针对群众满意度调查反映的体育设施不健全问题,开展全面调研摸排行动。对全区当前体育健身器材需求数量、损坏现状进行梳理统计,通过向市体育局申请、镇(街)自行采购、社会捐助等方式逐步完善体育设施,提升群众对文体生活满意度。为泊于镇夏庄村争取省级体育健身工程资金20万元,打造省级农村健身示范点。

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解决群众“会健身”的问题。培训区、镇、村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0名,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引领群众科学健身,让群众体育健身有组织、有依托。

加强体育市场的监管,全面提升体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营造体育服务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引导体育健身场所、俱乐部实行促销优惠活动,鼓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激发体育消费活力。



办有质量的教育 建家门口的好学校

经开区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科研整体水平,增强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聚焦提档升级,民生服务工作彰显新形象。加快推进五洲中学、西苑学校新建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有序推进海南路幼儿园、万科翡翠幼儿园、磐麓幼儿园建设,确保今年如期投入使用。投入2000多万元,采购多媒体设备450余套,更新师生电脑1000余台,同时完成教育网出口带宽扩充,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聚焦教育改革,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新突破。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2名;通过购买服务途径,再投入800余万元,增加中小学教师100名。组织开展2021年入职教师一年期满考核、暑期教师培训,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组织开展机关青年干部演讲交流,引导青年干部在深化学习中寻找差距、提升能力。扎实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工作,持续提供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积极搭建多样化家长课程资源,开通“爱的家园”抖音视频号,以短视频形式,拓宽家长学习渠道,家庭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开展区域整体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教育科研项目实践探索,教育科研成效显著。经开区获山东省2022年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联合印发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启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课后服务遴选工作。

聚焦校园安全,校园风险防线稳步升级。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教育,发布安全提示20万余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71场次;开展防震、防空、防汛、防溺水等应急演练280余次。首推“警保联控”防控体系,为全区58所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燃气安全装置。严格落实校园常态化防控措施,强化日常应急演练,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首创“U”型核酸检测法,抓实师生员工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推进教育系统新冠疫苗接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近94%,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



厚写民生清单 兜牢民生幸福底线

经开区立足为民、惠民、便民的原则,以人民群众需求、提高群众满意度为中心,将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落实“23451”系统建设。建设14个医保工作站、92个医保便民服务点、165人的医保帮办代办队伍,把医保经办业务窗口延伸到村居网格,实现村居全覆盖。截至6月底,经开区各基层医保工作站及医保便民服务店,为群众提供医保经办、政策咨询及帮办代办服务5万余人次。

落实医保帮扶机制。组织镇街为医保帮扶对象518人开展统一医疗救助参保补贴223800元。调整帮扶对象医保待遇政策,确保救助对象、待遇标准、经办程序统一。

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今年1月起,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953元和745元,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86元和1035元。目前,共为348户472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04.5万元,为74名城乡特困人员发放供养资金74.6万元。

4月下旬,经开区投入1万余元,印制了11000份社会救助“码上通”二维码宣传卡在全区推行,实现社会救助政策“码上知”、社会救助事项“码上办”,为民服务新举措便民利民又暖心。 



实施“阳光洒满窗·家家悦”救助项目。根据救助对象要求,从40余户一级肢体残疾人家庭中排查出3户符合条件困难家庭,按照每户4000元的标准,及时将救助金发放到位。

根据威海市慈善大病救助意见,制定经开区2021年度慈善大病救助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认定标准,除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人口、困难一级残疾人家庭患者不设起步线外,其他大病贫困患者统一起步线为2万元,按20%的比例给予救助,最高救助3万元。全区救助符合条件大病患者63人,发放救助金172223元。

自3月疫情发生后,经开区慈善总会开启双渠道捐赠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大力响应,积极奉献爱心,踊跃捐款捐物高达642万元,其中善款323万元,物资折价318万元,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责任与担当。实施“慈善助困助残”项目,开展春节、助残日走访慰问活动,为308户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近13万元。

持续开展“春风万家行动”。依托仁德公益服务中心,出动志愿者146人次,组织走访服务21次,为120人次困难群众开展助餐、助洁、精神慰藉等居家照料服务。引导爱心企业组织,利用春节、助残日、端午节等重要时节,常态化开展慰问帮扶困难群众活动。今年以来,共为近300户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10万余元。

开展社区居家覆盖面拓展工作。指导泊于镇研究制定“442”普惠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为泊于镇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由泊于镇政府和村委分别支付40%费用,老人个人支付20%。扩容服务老人数量。指导泊于镇新建泊于镇官庄、夏庄2处农村老年餐桌,已完成设施配套建设,正在筹备正式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