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11:00:00 星期日
关怀版
  • 索引号11371000004361225C/2023-0186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镇人民政府
  • 内容分类工作信息
  • 成文日期2023-11-09
  • 有效性/截止日期有效

【满意在泊于】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深秋时节,石家河两岸分外迷人。走进石家河东岸的经开区泊于镇泊于家村,整洁的村道两旁树木葱茏,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掩映其中,葡萄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房前屋后,一幅秋色田园美景斑斓如画。

67岁的老支书王可春坐在办公桌前,联系着种苗订购的事情。屋外不远处的泊于家村采摘园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最后一茬葡萄。“俺村这个葡萄品种,口感特别好,每年都不愁卖。收完了葡萄,大棚里的草莓柿子一茬接一茬,也迎来了旺季。”王可春自豪地说。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的发展思路,泊于家村瞄准特色产业,大搞大棚种苗培育,让群众吃上“产业饭”,奔上致富路。

说起村子这几年的变化,王可春如数家珍。从2008年起,泊于家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连片发展无花果育苗、草莓、葡萄、高杆月季等优势特色产业,探索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2019年,村集体收入124万元,人均16435元。

2020年,镇党委又把泊于家村周边四个村庄的群众增收致富项目交到王可春手上。强村、弱村如何抱团发展?“泊于家村、官庄村、泊南村、车家沟村组建共富党建联盟,各村拿出土地或资金入股,成立春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大棚草莓、大棚月季等特色产业,由泊于家村统一建设管理、经营销售。盈利后,各村按占股比例分红。”王可春介绍,合作社成立当年就创收200多万元。

产业如何做大?乡村振兴怎么干?在王可春看来,当务之急是盘活土地和资金。“这10多年来,泊于家村建了150个大棚,再没有多余的闲地了。”王可春陪镇党委领导班子绕着田间地头跑了几趟,大家都相中了环龙山湖周边这片地。因修建龙山湖水库,官庄村流转出200多亩抬田区土地。

2020年3月,春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600万元在官庄打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业观光生态园,分两期建成60个温室大棚,规模化发展草莓、石榴、高杆月季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周边1000多名闲散劳动力实现再就业。

“高杆月季也就挣个零花钱,草莓净赚了个忙活。”2022年4月,王可春拿出三个大棚做试验,从北京引进“京彩八号”草莓西红柿项目。“草莓西红柿这个买卖挺好,去年批发价每斤卖到12块钱。”尝到了甜头,王可春紧接着又腾出70个大棚,大规模种植草莓西红柿。“一棚草莓西红柿顶两棚草莓,草莓西红柿一年收两大茬,一个大棚就多一季收入,大家伙自然铆足了劲去干。”王可春笑着说。

闲下来,王可春又开始琢磨特色产业多元增收的新路子。早在两年前考察草莓西红柿项目时,他就瞄上了荷兰杏这个项目。第一批先订购了1500棵荷兰杏种苗,屯植在村南的那片大棚里。“荷兰杏不挑地,两年就成坐果,在野地里长得也很快。明年开春,再种上40亩荷兰杏。留三五个大棚,专门搞实验,调温控花期,把荷兰杏做成大产业。”

荷兰杏是继无花果、草莓西红柿后,共富党建联盟在特色产业种植上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当前,泊于镇葡萄种植面积70亩左右,无花果种植面积11000余亩,草莓西红柿种植面积约70亩。按照“精致化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先行区”总要求和经开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规划,泊于镇以打造城乡深度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大力推进“一核一园一环”农旅示范区建设。“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建设刘官屯美学俱乐部、海西头无花果现代产业园等项目,在大邓格、崮庄建成500亩高标准农田,利用泊于水库抬田区规划打造300亩博士农场示范基地,积极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泊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