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我最近打算要兼职做电商,职业现在是个全职宝妈,打算来咱们这里开个银行卡用用。”
2022年3月14日,丛女士(化名)来到威海农商银行经区支行开立银行卡,该行员工立即询问客户开卡用途,职业等情况。听闻“宝妈兼职做电商”,大堂经理立刻就提高了警惕。
“宝妈兼职”正是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利用宝妈为了填补育儿费用而求财心切的心理,引诱受害人提供账户资料,开展诈骗。
该行员工立刻让客户认真浏览《风险提示告知书》,对客户进行了风险提示。虽然丛女士表示自己只是开网店,而且是本地人,但该行仍对该客户的卡号进行了重点关注,确保金融风险隐患排查到位。
丛女士开立账户一周后,该行再次排查丛女士的账户流水,发现开立账户当日就进行了两笔小额测试,其后的每日交易次数并不频繁,业务日均三至四笔。农商行遂对丛女士致电回访,丛女士依旧表示为电商交易,一切正常,只是每天交易只有几笔,卡也在本人操作,并不存在风险。
随着时间深入,农商银行经区支行于4月24日对丛女士开展二次摸排,发现丛女士流水虽不多,但是交易对手均不同,与正常电商交易流水大相径庭。
2022年4月25日,为确保丛女士资金安全,经过研判,经区支行果断对该客户的账户实施借贷方控制,采用倒逼策略核查丛女士真实情况,如丛女士真为电商经营主体,那么账户受支付限制将会立刻赶赴银行网点进行询问。
2022年5月6日,丛女士终于来到经区支行。五一假期作为电商营销旺季,而丛女士银行卡支付受限却并未现身银行网点,可知其用途并非简单地电商经营。丛女士对该行员工标明,其本人通过微信与交易对手沟通,对方提供商品样板,她进行购买,然后再行转卖,赚取差价,最晚次日便可出售一空。经区支行员工希望丛女士可以提供与客户的聊天记录,用以排查风险,丛女士却表示基本记录已经删除,而且并没有意识任何风险的存在。
丛女士身为商品经营者,却毫无存货,违反商业常识,其中断然存有猫腻,丛女士极有可能正在一步步落入不法分子编织的“电商兼职”的陷阱中,并被不法分子利用其账户进行洗钱活动。该行员工以经典案例循循引导,让客户尽早收手,切莫造成损失再后悔莫及。
丛女士由于全职带娃,疫情期间缺乏收入,于是便轻信了电信诈骗的鼓动。经过多个案例的讲解,客户恍然大悟,方觉受骗,正是求财心切,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正所谓“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金融诈骗也正是利用我们放松警惕之际,不断渗透,让我们一步步踏入陷阱之中,套走我们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