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崮山镇各工作组深入摸、全面走,把情况诉求摸全、摸实,把问题症结找准、定准,切实将大调研的作用发挥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为集中展示大调研工作的特色做法和阶段性成果,特开设崮山特色“访”、“能人”在崮山、崮山有“英雄”、崮山“见闻录”4个专栏。本期崮山特色“访”主要展示五渚河社区的大调研工作做法,以供交流互鉴。
五渚河社区包含4个别墅区、4个商住区及1个回迁安置小区,作为典型的城乡融合社区,面临着居民层次差异显著的挑战。对此,五渚河社区将全体调研人员分为三个走访小组,列出走访配档,采取“请进来”和“走下去”两种方式开展大调研工作,一是邀请党员、群众代表到社区座谈,围绕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体生活等热点问题征求意见。二是采取入户走访“拉家常”,把不同居民的情况诉求摸全摸实,将问题症结找准定准。通过前期走访,明确了社区工作的第一课题——“协调不同群体的多样需求,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实现新老居民融合,让社区居民享受同等城市生活服务”。
为了解决这一重要课题,五渚河社区从场所整合这个“小切口”切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走”方案,为实现城乡融合、打造“邻里守望”幸福社区综合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盘河居小区经邻驿站作为为民服务的两个核心。考虑到回迁居民年龄较大、腿脚不方便,将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在回迁区。为解决生态城居民办事远的问题,依托新城物业“业主之家”打造经邻驿站,安排2名社区工作人员常驻办公。目前,社区已按照“居民需求就近设置”“同种资源整合聚合”原则,打造了17处经邻驿站,包含7个室内场所,1个山体公园和9个小广场。在中心多彩生活板块,有老年大学、四点半学堂、乒羽中心、康养中心等7处场所;在自然纽带板块,社区充分利用五渚河山体公园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定向越野以及苹果采摘节等一系列活动;在广场活力汇聚板块,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小广场,基本可以满足居民需求。目前社区正在协调各方资源,在盘鼎苑A区对面打造一个大型“睦邻”广场,用于举行大型文艺汇演及广场舞比赛等活动。
一是围绕共同需求,丰富活动形式。找寻回迁居民和外来居民的共同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制定全年活动计划,保证每月至少开展两场小活动,每季度至少举办一场大活动。动员居民成立乒乓球、羽毛球、垂钓、舞蹈等社团,组建“幸福五渚”社团大联盟,每周开设公益课程,定期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各类活动41场,参与人数达 2000 余人次。
二是动员广泛参与,促进居民融合。组织开展社区纳凉晚会、趣味运动会、“庆十一”党员联建活动等,促进居民的文化融合、社交融合和党员深度融合。其中,趣味运动会将外来居民和回迁居民打散重构组队,在比赛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庆十一”党员联建活动也将两个合作社党员与生态城党员汇聚一堂,增进了党员之间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发现骨干力量。注重在活动中发现骨干和资源,打造“和谐五渚”议事平台、组建“同心五渚”党员先锋队、“星火五渚”能人先锋队。目前,“同心五渚”党员先锋队有队员 27 名,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参与环境整治、公益讲座、助老助残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9 次,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发挥骨干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内老领导和老干部的力量,解决了五渚河生态城路灯不亮、路面损坏,以及为盘鼎路和松涧西路交叉路口加装红绿灯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热线量同比去年下降90%。
下一步,五渚河社区将结合走访调研中收集到的问题,以“经邻驿站”为载体,继续深化打造提升,在积分激励、邻里互助、居民共荣等方面创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促进回迁居民和外来居民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回应群众诉求更高效、解决问题更到位,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探索实现“邻里守望”幸福社区综合体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