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11:00:00 星期日
关怀版
  • 索引号11371000004361102B/2024-00170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人民政府
  • 内容分类工作信息
  • 成文日期2024-02-09
  • 有效性/截止日期有效

【崮山镇】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崮山实践——崮山镇2023年社会治理工作盘点回顾

有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民们的事一“议”到底,总有解决办法;群众遇到大小困难,党小组党员下沉一线,将问题从“拉呱”到解决;信用超市里,村民们满心欢喜将讲卫生、做劳动等得来的信用积分换来日用品……

去年以来,崮山镇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着眼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平安崮山”建设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为基、网格抓手、打调结合,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走出了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成为“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基层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要让群众当“主角”,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崮山镇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中,群众唱主角是最鲜明的底色。

“我建议村里的闲置房屋改成民宿,增加集体收入”“我觉得村里应该升级一下垃圾集中地”“雨天水沟池塘容易塌陷,可以修建围坝”……这一幕发生在近期召开的崮山镇所前庄党员大会上。

村里大事小情,村民们自己说了算,崮山镇健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探索议事会、村民说事等协商形式,推动农村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做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集思广益征集意见建议,最大限度汇聚民智。

民生无小事,百姓大如天。对于乡镇农村独居老人等群体来说,能在舒服的地方吃上热乎饭菜,就是一种幸福。面对群众呼声,崮山镇用“有解思维”回应群众关切。


南虎口村民提出希望建立老年餐厅,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问题,经议论通过,村里开办起老年餐厅。餐厅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吃饭就餐场所,同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邻里交流互动平台,大家围坐在饭桌旁说说笑笑,热菜热饭吃着心里热乎乎,共话家常聊得心里暖乎乎,真正把“幸福”端到餐桌上。

在崮山镇,群众说了算还有很多提现方式。有村民提出希望皂埠村卫生室延长开放时间,崮山镇第一时间会同卫生院研究解决方案,在皂埠等人口密集区试点;有村民反映滨海大道占道经营太危险,崮山镇以疏为主、疏管结合制定整治方案,兼顾“安全性”和“便民性”,建立邵家庄村委东、岭后市场、武岭爆破门前3个便民服务摊点群,引导果农到指定位置销售……

“有了网格员,大小事都不用愁了。”崮山镇皂埠村村民刘大爷说,前段时间,自己家中突然停电,无奈之下找到网格员求助,不一会儿电力部门值班人员就上门检查,帮刘大爷家恢复正常用电。

这是崮山镇推动领导干部下沉一线,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的缩影。

近年来,崮山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资源一网统筹。通过细化网格,强化网格员职责,努力形成“需求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展开”的局面。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员走访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卫生、邻里纠纷、文体活动等问题268件。

网格员下沉一线为民解忧只是崮山镇拉近服务群众距离的冰山一角。在崮山镇,镇机关干部、党员、村居志愿服务队、聘任律师等多个力量在一线为民解忧,把村民们的急难愁盼化解在源头。

在爱于村,到了供暖季,针对村里老年人行动不便,手机不会操作情况,党员上门帮老人代缴供暖费。在所前庄村,有居民平房漏水,包户党员主动上门帮助更换安装……一幕幕暖心画面绘就了崮山镇社会治理的生动画卷。

崮山镇形成党管平安,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一方面,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将平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规定。一方面推动机关干部下沉,全镇121名机关干部到驻村一线进行接访,面对面倾听老百姓诉求,现场解决矛盾问题,全年共收集和处置村情民意647条。

曾经崮山镇百尺所股份经济合作社,因为卫生环境清理,一直令人“挠头”。如今,不论是清理垃圾还是扫雪,村民居民们积极参与卫生清理中。这样的转变,多亏了“信治”二字。

百尺所股份经济合作社以信用积分为抓手,鼓励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清理等村级事务中,实现“要我干”向“我想干”转变。信用积分有大用处,村民们可以凭分去村里的信用超市兑换东西,大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与度。

包括百尺所在内,崮山镇辖区村居已初步形成知信、用信、守信的浓厚氛围,村居内环境共护、互帮互助、拾金不昧等情况日益增多,在全镇营造“守信重诺”的清风正气。

在社会治理大格局中,智能化信息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崮山镇爱于渠崖小区是近些年新回迁的小区,居民数量多、人员构成复杂。为了靠前一步化解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崮山镇将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预警。

回迁小区什么类型的问题容易高发?高发事项上是否可以提前采取行动规避?崮山镇以12345热线工单群众诉求的大数据为核心,对爱于渠崖小区可能产生群体性、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前规划,建设充电桩、移动信号塔等硬件设施,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崮山镇充分利用政务热线、群众满意度、来信、来访“四个探头”,持续收集问题信息,实行一单双派、超前预警、下沉督导、定期调度、片区兜底的全过程办件机制,从解决“未诉性”“可能性”“重复性”问题入手,推动信访工作关口前移。今年以来,提前解决“手机信号差”“停车位少”“空中飞线”等矛盾事项73件,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矛盾不上交的背后,还离不开一支有力的矛盾调解队伍。崮山镇聘请原镇退休司法所长张华荣同志,创建了“华荣”调解工作室,主动介入复杂疑难纠纷调处。在村居成立了由老干部、老党员及德高望重村民组成的农村调解小组,积极化解征地拆迁、家庭矛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的争议纠纷。去年以来,崮山镇有序推进法治服务体系建设和“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年度成功调解各类问题2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