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11:00:00 星期日
关怀版
  • 索引号11371000004526368R/2024-00645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苑街道办事处
  • 内容分类工作信息
  • 成文日期2024-04-03
  • 有效性/截止日期有效

【文体满意 乐享西苑】中外友人体验多彩清明习俗

草木葱茏,春和景明。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文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北山幼儿园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邀请尼泊尔友人马哈妮女士及儿子瑞恩小朋友一同参加,通过诗歌朗诵、蒸面燕、捏青团、踢蹴鞠、画风筝、放风筝等一系列活动,让外国友人和孩子知清明、承民俗、品民俗、增友谊,体验多彩的清明习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友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在北山幼儿园,老师声情并茂讲解着清明的来历及习俗,通过手势舞表演、图片、视频播放等形式,让马哈妮女士了解清明节由来和多样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朋友们跟着古诗旋律表演手势舞《清明》,马哈妮女士也被婉转悠扬的旋律所感染,跟着大家一起表演起来,体会着中国古代诗词的深远意境,也对清明习俗有了更多的认识。

青团是清明节一道极具特色的美食。青团寓意:盼五谷盛产,风调雨顺,出入平安。为让大家体验捏青团习俗,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做青团,回忆清明,传承文化。搓、压、揉、团,干劲十足,各种动作齐上阵,现场其乐融融。瑞恩小朋友将青团捏得圆圆的,在妈妈面前展示着自己的新成果。捏完青团,大家就舒展筋骨,来到操场,体验清明的另一习俗——踢蹴鞠。蹴鞠,我们现在叫足球,也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在北山幼儿园的操场,瑞恩参与到踢蹴鞠的比赛中。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追逐着蹴鞠,争先恐后将蹴鞠踢到圈中。跑跳声、呼喊声、加油声现场一片欢乐的海洋,马哈妮女士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捕捉精彩瞬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清明时节,春燕回迁,胶东地区有着捏面燕迎春的习俗。人们盼着燕子早点归来,蒸面燕不仅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也寓意着幸福吉祥、平安顺遂。活动现场,在面点老师的指导下,马哈妮女士也跟着搓、捏、扭、剪、压,经过一番心灵手巧地“折腾”,一只憨态可掬的面燕便展现眼前。大家齐动手,捏出的面燕有的栩栩如生,有的体态丰腴,有的纤履轻盈,还有大燕驮着小燕。

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活动中,北山幼儿园的孩子和外国友人母子一起,专心致志地勾线、描颜色,孩子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水粉笔在风筝上勾勒自己喜欢的图案,涂上绚烂的色彩,将五彩燕子描绘得色彩绚丽。马哈妮女士和瑞恩小朋友一起创作了一副全家福风筝和国宝大熊猫风筝,风筝描绘完毕,大家一起将风筝组装到位,拉起牵引线,放飞中外友人一家亲,中外友谊万年存的美好心愿。马哈妮女士一边放着风筝,一边说道:“这种画风筝放风筝,自己还是第一次和孩子体验,真是又好玩又有意义。”

中外居民朋友们一起走进多彩清明习俗,现场其乐融融的氛围让马哈妮女士感受到“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这让母子二人倍感温馨和感动。他们热爱中国文化,积极参与社区和幼儿园组织的各类活动,在社区生活、学习、交朋友。今年的清明民俗体验活动,更让马哈妮和瑞恩小朋友一起走进“多彩清明习俗”,感受“清明”底蕴。文山社区和北山幼儿园将继续巩固“中尼友谊”,结合不同的节日,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尼泊尔友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