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五年来,经开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秉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企兜底”思路,于2021年全面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凝聚全区之力,构建覆盖托育、学前、义务、职业、国际领域的全链条教育体系,交出了一份扎实而暖心的“教育答卷”。
聚焦“学有优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是经开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五年来管委累计投入资金10.29亿元,新建新港小学、五洲中学等4所学校,改建扩建皇冠小学、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增加优质学位8185个,学区布局持续优化,入学压力得到全面缓解。 与此同时,全区投入3900万元全面升级学校多媒体、计算机等设施设备,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实现整体跃升。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五年间,经开区新招聘教师712人,推动教师交流375人,涌现出市级以上特级教师、教学能手159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教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威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家庭教育生态持续优化,获评“山东省多元协同育人共同体”实践基地,并成功承办国家级现场观摩活动;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标志着区域义务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 聚焦“幼有善育”,夯实幸福人生基石 围绕“幼有善育”目标,经开区将普惠优质学前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62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2460个。 目前,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97.8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021年的39.49%大幅提升至63.86%。省级优质园占比达到97.78%,并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托育服务同步推进。全市首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已在经开区投入使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托育服务模式,为年轻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聚焦“学有所成”,打造多元成才立交桥 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成长通道,展现了经开区教育的温度与担当。 经开区通过区属国企整体收购并举办职业学校,涵盖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板块,以国企担当夯实多元教育体系。2024年投入5000多万元对职业学校进行改造升级,办学条件全市领先,2025年在校生规模较2023年翻了一番。同时,国际教育板块成效显著,五年来43名毕业生进入世界百强大学深造。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齐头并进,成功构建了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叫响了富有经开区特色的教育品牌。 五年耕耘,硕果累累。经开区的教育发展,体现在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中,映照在学子自信阳光的脸庞上,更融入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站在新的起点,经开区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奋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强区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