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山镇共有2万亩林区,为发展农业产业,盘活林下经济,我镇不断开思路、拓视野、学创新,多次组织各村书记前往乳山等地参观考察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去年,我镇因地制宜,跨村联建开展蜜蜂养殖,当年投资,当年回本,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双赢”。
为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持续推动全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4月11日,崮山镇人大主席许平带队前往荣成市俚岛镇凉水泉村进行观摩学习,辖区8个村书记参加。
刺老芽,又名刺嫩芽,属五加科穗木类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历史可追溯至千年之前。其芽叶以“鲜、嫩、脆、香”著称,口感层次丰富,被誉为“山间珍馐”。中医药典记载,刺老芽兼具食药两用价值,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天然的养生佳品。
在观摩学习中,观摩人员通过听取介绍、实地参观、现场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刺老芽的生长周期、管护技术及销售渠道,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议、边问,在观摩交流中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拓展思路。随后,许主席一行走进在甜茶农场,甜茶农场负责人介绍:“我们的刺老芽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既保留药用成分,又赋予独特茶香,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悉,凉水泉村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刺老芽,鲜芽采摘价达35元/斤,并开发刺老芽茶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从过去“靠山吃山”的粗放模式,如今变成“护山养山”的可持续经济,林下经济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生活方式的革新。
除了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凉水泉村的红色文化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纪念馆以“将军村”历史为脉络,展陈了多位从凉水泉村走出的革命英模人物传记。凉水泉村通过修缮纪念馆、整理英模故事,将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结合,吸引游客感悟历史,成为当地红色文化的重要符号。大家不禁感慨:“产业是‘筋骨’,文化是‘灵魂’,乡村振兴必须‘形神兼备’!”
返程途中,许主席与各村书记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提议在崮山推广刺老芽试种,有人谋划将红色研学与林下采摘结合.....此次观摩学习活动,帮助大家进一步理清了产业发展思路,对各村今后立足本村实际,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动产业品牌树起来、产业发展大起来、农民收入多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提供了更好的借鉴。
乡村振兴不是照搬套路,而是找到自己的“山珍”与“山魂”。当前,崮山已初步形成了以林下经济(蜂蜜)为核心的西片组团。下一步,崮山镇将以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发展资源、增强服务功能、降低运行成本、促进增收致富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挖掘各村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精神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