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11:00:00 星期日
关怀版
  • 索引号11371000MB2855168Y/2025-00873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内容分类工作信息
  • 成文日期2025-08-05
  • 有效性/截止日期有效

经开区推行建设项目“集中辅导+全链跟踪”快速审批服务模式

“原本需要三个月的审批流程,现在两个月就能完成,为企业节省了上百万元成本!”近日,高冠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看着刚拿到手的施工许可证感慨道。今年以来,经开区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痛点,创新推出“集中辅导+全链跟踪”服务模式,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数字赋能三大举措,推动建设项目快落地、快开工、早投产。

联合“会诊”,靶向破解审批堵点。针对建设项目审批存在的“涉及部门多、办理手续繁、协调难度大”等问题,经开区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行政资源,组建由行政审批、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不动产登记等关键审批部门组成的联合服务队,定期举办企业家活动日“政策集中辅导会”,为项目单位提供“一站式”政策解读与流程定制服务。为破解高冠机械加工厂房建设项目“落地慢”难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定制化节点图+倒排工期+动态调整”三维驱动机制,将17项审批转化为可视化图表,通过“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压缩平均时限35%,审批周期从3个月压减至2个月以内,为企业节约资金100万余元。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已成功举办5期政策辅导会,为18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专属审批流程方案。

容缺受理,按下项目落地“快进键”。为加速建设项目启动进程,经开区在确保审批核心要件齐全的前提下,创新实施“容缺受理”机制。对于主件材料齐备的项目,允许其在审批过程中同步补充完善非关键性辅助材料,实现“边受理、边补正”。该机制有效规避了因次要材料暂时缺失导致整体审批停滞的尴尬。华能威海电厂三期供热改造项目为民生工程,在办理施工图审查时,因工艺调整导致施工图与获批方案存在差异,考虑到该项目工期紧迫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容缺受理方式,允许企业同步推进施工图审查与方案变更手续,为企业节省了12天的审批时间。截至目前,已有21个项目受益于此,前期手续办理时间普遍缩短10天以上。

管家“护航”,确保全周期无缝跟踪。践行“服务走在审批前”理念,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深化工程审批系统在线帮办、标签化管理功能应用,并推广威海市一码通办(小海马)平台使用,全面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经开区为所有重点项目逐一配备专属“项目管家”,提供贯穿审批全程的“一对一”精细化服务。项目管家主动靠前,通过提前预审材料、开展“模拟审批”等方式,在正式受理前即介入流程,精准识别并提前化解潜在问题。这种“预诊式”服务模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了后期流程反复。

“服务没有止境。我们始终聚焦建设项目最迫切需求,只要他们手续办理有困难,‘项目管家’就会及时介入指导,研究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和最佳的手续办理流程,让项目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便利。”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建设科负责人说。